新闻中心
【合肥晚报】中国科学家率先破解机制“谜题” 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有新方法
媒体报道 2020-09-24 01:06:26 965
众所周知,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因,在众多肿瘤转移病灶中,恶性胸腔积液极为特殊。肺癌、乳腺癌、卵巢癌 …… 众多实体瘤均可转移至胸膜腔,形成恶性胸腔积液。仅以肺癌为例,高达 60% 晚期肺癌患者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然而临床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官网对外公布,该校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导黄波教授团队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旗下学术期刊《癌症免疫学研究》(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一篇题为《载药肿瘤囊泡诱发中性粒细胞靶向治疗恶性胸腔积液》("Chemotherapeutic Tumor Microparticles Elicit a Neutrophil Response Targeting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的论文,首次全面展示了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作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清晰免疫机理,这将有助于中国临床专家进一步优化和升级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案,让患者获益更多。
 
中国科学家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作用机理被进一步阐明,这也表明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细胞外囊泡的全新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临床转化速度领跑全球。
 
据悉,当前,该技术在安徽省的应用分为两个领域。在临床应用方面,2019 年 6 月,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在安徽省获批上市,并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率先开展临床应用,目前已开展了诸多患者的临床应用,为安徽省当地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头的一项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全国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已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展开,并已开启患者招募,经过筛查合格的患者可以参加该项临床试验。
 
记者了解到,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是一种以细胞外囊泡(为基础的全新生物技术平台,也是一项由中国人率先发明的全新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它以直径介于 100-1000 纳米之间的天然生物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为基础,与递送的药物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质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药物递送和控释模式,形成具有多种抗肿瘤功能的载药囊泡,通过动员数量最为庞大的、具有人体天然屏障之称的中性粒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是一种兼具免疫治疗和生物化疗特性的全新肿瘤免疫疗法。
 
恶性胸腔积液,是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上市使用的首个适应症。2019 年,武汉协和医院金阳教授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成果:从开展治疗的 11 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来看,载药囊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客观缓解率为 90.91%,中位生存期为 240 天,其对难治性复发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牵手全国 50 家医院合作的一项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大规模的上市后临床研究,也正在包括安徽在内的多个省市展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一技术的广泛使用,有望填补国内胸腔积液治疗的临床空白。